随着2015年6月12号新加坡国立大学应用经济offer的到来,我那跨度长达一年多的申请季(新加坡,澳洲,香港,英国)终于画上了还算圆满的句号。
先自我介绍一下情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递交申请的时候绩点只有2.99(简直难以启齿)。均分81多,澳洲一年的交换经历。银行企业国内所三个水实习,志愿者实践活动若干,雅思7.5,gmat 690。8学期绩点在3.1左右,均分82左右。
在杨老师的帮助下拿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应用经济、香港理工大学1.5年会计专业、香港理工大学1年专业会计、香港理工大学金融、香港城市大学国际会计、香港城市大学金融的offer, 还有一个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的offer。。。。
其实去香港读研的打算是大三的时候才萌发的,姐姐在香港读研工作,她口中的香港自由、信价比高、离家近、工作便利、跳槽方便。我也渐渐被她说动了心。大三下的申请前夕,在她朋友的女儿的介绍下了解到了优选留学,(她女儿也是在优选留学的帮助下由一个双非学校申请到了港中文)。其实她就给了我一个qq号,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了qq,也就是那个时候认识了杨老师。
那时候我还在澳洲交换,我和杨老师的联系基本只能靠断断续续的聊天,我也并没有签约,但老师却很耐心负责的帮我分析情况,规划未来学习的timeline,提高gpa,刷雅思,报名gmat等等。很多具体的聊天内容已经记不太清了。但现在回想起来,优选给我的唯一感觉是很亲切。不像其他中介,抓住一个潜在客户就不停的电话“骚扰”,催着你去签约。我想,信任也就是在这种亲切的氛围中建立起来的吧。
大三结束回国不久,就和妈妈去武汉签了约。也大致确定了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方向。在香港的基础上加了新加坡和英国。当时的我对自己的成绩也没有多大的概念,自己和家长都有着名校情节,对于专业也有着很大的执念,希望在申请在会计金融领域,方便就业,在择校的时候也不自量力的想往港中科奔。成绩单出来的时候立马傻了眼。2.99 居然都没有达到3.0。懊恼和后悔也油然而生,情绪陷入低谷。我第一时间告诉了杨老师,杨老师在安慰我情绪的同时也即时调整了我的申请方向,并鼓励我大四刷gpa和gmat。我的gmat刷了3次, 1月前要准备期末考试,而且刷分简直心力交瘁,最终我的gmat也就停在了690这个不上不下的分数。
申请期间,杨老师针对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的特点一遍一遍的帮我修改ps、简历、推荐信等资料,并结合我的建议进一步改进,一些补充资料也即时上交。材料递交结束后,比刷分更艰难的是等待。从12月开始,周围一些申请英国美国,还有一些条件好的同学都陆陆续续拿到了offer,而我确一点动静都没有,感觉自己都要成失学儿童了。终于,2月,城大的第一个面试来了。在老师的辅导下面试的很顺畅。之后城大金融,理工金融会计的笔试面试接踵而至,高兴的同时焦虑也油然而生。我最想要的会计和新加坡的offer都没有来,而那些来的offer要过期了。我记得那段时间隔三差五就要去“骚扰“杨老师,询问我offer的动静,老师也积极帮我写邮件给学校,申请延期,催来了不少offer。但纠结了许久,名校情结作祟,最终还是放弃了所有,拿澳洲墨尔本大学保底。随后就进入到了每日一查邮箱每日一翻论坛看看别人录取信息的纠结岁月。
5月21号惊喜的收到了香港排名第一的会计专业:港理工1.5年会计的offer,在咨询了杨老师的意见后,在墨尔本大学和港理工之间选择了信价比更高的港理工,并交了留位费。我都开始看香港的租房信息了,612新加坡居然给我下了offer。最终和家人衡量后还是选择了新加坡。杨老师介绍了很多同届新加坡的同学互相认识,过几天还会有个见面会,介绍新加坡的老师给我们认识。我们在新加坡的日常学习也能得到照顾。
文章写的很冗杂,但实实在在都是我这一年多来的感受。不断的做选择,不断的纠结不断的惊喜。申请过程中的酸甜冷暖,也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其实现在的我也不知道每个选择背后的意义,不知道我的选择会把我指引向什么样的道路。但我还是要感谢杨老师,感谢优选留学,感谢爸妈,感谢你们给出的宝贵建设性意见,给我选择的勇气和力量。
以利相交者,利尽则散;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一年多的接触,已经把杨老师当成了很尊敬前辈和朋友,自然而然的想写一封感谢信聊聊我坎坷的申请季。这也是个做口碑的时代,口碑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声誉、信誉和财富,在我看来,这也是优选留学和其他中介相比最突出和最宝贵的特点。再次感谢杨老师和他的同事为我的申请所作出的努力。遥祝优选留学越办越好。
归纳一下我最深的感受吧:
1.GPA是王道,其他什么都是浮云,都只能起辅助作用。少年们要想申请个好学校就努力刷高gpa吧。(ps:硬件是王道,就如优选留学评估时候必须要问的就是gpa,语言成绩,是否有g等硬件)
2.多听听前辈的意见,有益无害,老师工作那么多年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案例,无论是择校还是专业选择,提出的建议都是最贴切的。
3.认清自己的现状,不要好高骛远。
4.如果你申请新加坡或香港的话,最重要的是耐心耐心+耐心。耐心的等待需要付出代价,但往往能获得意外的惊喜。
2015年6月24日
学生:张同学
ps:希望张同学以及其它在nus,ntu读书的同学都顺顺利利!后续生活学习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联系我,或者我在新加坡的同事!